|
“雖然很艱難,但是不能打亂戰,緊要關頭更要冷靜應戰。”正是這份冷靜和沉著,讓桑嶺帶著“戰友”們成功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一例又一例的危重癥患者成功拔管,病情好轉回到普通病房。 2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視頻連線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線。作為首批國家醫療隊隊員的桑嶺參與了這場連線。當天傍晚,他在朋友圈寫道:“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打贏這場戰役!” “70后”代表、火線入黨的黨員徐永昊: 火速支援伊拉克抗疫工作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廣醫一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徐永昊在3月初火線入黨宣誓儀式上這么說。他也是這么做的:從廣州到西藏,從西藏回廣東,再往返于廣州、深圳、珠海等地會診新冠肺炎危重癥。3月7日,他又參加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志愿專家團隊直飛巴格達,去支援伊拉克抗疫。 “此次接受援外任務,我們必定竭盡所能,把中國經驗帶到世界防疫‘戰場’上,不負國家的重托!”經歷過非典、甲流、禽流感等一系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徐永昊,樂觀、堅毅,有超強的抗壓能力與適應能力,關鍵時刻勇于擔當。 大年初一飛回廣州抗疫 2019年6月,作為第九批援藏干部的徐永昊前往西藏林芝人民醫院開展醫療幫扶工作。 “看到身邊很多優秀的共產黨員平凡而真實地為民服務的故事,深受觸動,也希望自己能夠早日加入黨組織,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去年年底,他寫下了入黨申請書。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經歷過非典、甲流、禽流感的他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徐永昊預感到很可能需要回廣州參加一線抗疫工作。他取消春節探親假,立即帶領林芝人民醫院ICU團隊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的普及和培訓工作,提高全員面對疫情、處理相應患者的能力,為當地應對疫情搭建起一道防御“屏障”。 “當時西藏還沒有出現確診或者疑似病例,而且我已經做好了相關的培訓與部署工作,希望先回廣東支援,如果西藏有需要,我也隨時準備返回。”廣東疫情愈演愈烈,徐永昊主動申請回廣州戰“疫”。 徐永昊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和基礎研究、血流動力學監測、體外膜肺的臨床應用方面有豐富經驗。他的想法得到鐘南山院士的支持,經過省里協調,大年初一,他飛回了廣州,第二天便接到任務,赴珠海進行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會診工作。就這樣,他正式投入抗疫中。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戰場” 一個多月里,徐永昊先后五次奔赴珠海、深圳等地進行會診,參加省衛健委組織的鐘南山院士團隊遠程視頻會診。 “臨床當中我們發現,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染性比較強,對肺部的損傷、對病人的免疫狀態的打擊都是比較嚴重的。”徐永昊說,這些危重癥患者轉過來的時候通常都會合并多重感染,免疫狀態不好,而且年紀比較大,有很多基礎疾病,有的合并多臟器功能的衰竭,這就大大增加了救治的難度。 每次參加完鐘南山院士的會診之后,徐永昊感覺思路清晰了很多。“鐘院士雖然已經是呼吸領域的大家,但是他依舊非常細心,他教導我們既要從宏觀綜合評估,也要關注細節,會給我們很多的啟發。”徐永昊說,如果鐘院士是“四兩撥千斤”,那么黎毅敏教授的“反向思維”則是鑒別診斷的突破口,“我們的慣性思維是證明這個策略的可行性,而黎老師則教導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去證明其他策略的不可行。” 得到兩位呼吸重癥領域專家的言傳身教,徐永昊在危重癥病人的搶救中不斷獲得啟發。他主管的4個危重癥病例中,已經有兩例明顯好轉,順利拔除氣管插管。 “還有兩例是難啃的硬骨頭,非常難,但是我們都不會放棄。”徐永昊在準備出發前往伊拉克參加國際支援的前一天,他還繼續參加廣東遠程醫療工作,與鐘南山院士、黎毅敏教授等一同對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優化。 轉眼間,抵達伊拉克已十多天了,徐永昊和同行的廣醫一院放射科主任醫師陳淮主動承擔起授課及培訓任務,開展疫情防控知識講座課程,積極幫助伊拉克防控疫情。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醫生,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戰場’,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初心與使命!”徐永昊說。 (責任編輯:Doctor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