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治慢性苯中毒 女貞子、旱蓮草、桃金娘根各等量。共研細粉,煉蜜為丸。每丸6~9g,每服1~2丸,每日3次,10d為1療程。(《全國中草藥匯編》) 【參考文獻】 《神農本草經》:味苦、平。主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疾。 《本草拾遺》:補腰腳令健,枝葉燒灰淋取汁,涂白癜風。亦可作稠煎傅之。 《本草綱目》:女貞實乃上品無毒妙藥,而古方罕知用者,何也?《典術》云:女貞木乃少陰之精,故冬不落葉,觀此,則其益腎之功,尤可推矣。世傳女貞丹方云:女貞子(即冬青樹子)去梗葉,酒浸一日夜,布袋擦去皮,曬干為末,待旱蓮草出多,取數石搗汁熬濃,和丸梧子大,每夜酒送百丸。不旬日間,臂力加倍,老者即不夜起,又能變白發為黑色,強腰膝,起陰氣。 強陰,健腰膝,變白發,明目。 《本草經疏》:女貞實稟天地至陰之氣,故其木凌冬不凋。神農:味苦氣平。《別錄》加甘無毒。觀今人用以為變白多效者,應是甘寒涼血益血之藥。氣薄味厚,陰中之陰,降也。入足少陰經。夫足少陰為藏精之臟,人身之根本,虛則五臟雖無病而亦不安,百疾叢生矣。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蓋腎本寒,因虛則熱而軟,此藥氣味俱陰,正入腎除熱補精之要品。腎得補則五臟自安,精神自足,百疾去而身肥健矣。其主補中者,以其味甘,甘為土化,故能補中也。此藥有變白明目之功,累試輒驗,而經文不載,為闕略也。 簡誤:氣味俱陰,變白家當雜保脾胃藥,乃椒紅溫暖之類同施。否則恐有腹痛作泄之患。 附:枸骨,《本經》附出女貞條下,不載氣味所主。然觀陳藏器云:其皮堪浸酒,補腰膝令健,枝葉燒灰淋汁,或煎膏,涂白瘢風,亦可作稠煎傅之。應是苦寒無毒,氣味俱陰,入肝入腎之藥也。惟春入肝,故主白癜風,蓋肝為風木之位,藏血之臟,血虛則發熱,熱甚則生風,苦寒能涼血清熱,故主之也。其補腰膝令健者,腰為腎之府,腎虛則濕熱乘之而腰膝不利,又腎為作強之官,虛則熱而軟,故其懷欲堅,急食苦以堅之。此藥味苦入腎,正遂其欲堅之性耳,腎氣既實則濕熱自除,而腰膝自健矣。 簡誤:脾胃虛寒作泄,及火衰陰痿者,忌之。 《本草蒙筌》:女貞實即冬青樹子 味苦、甘,氣平。無毒。黑發黑須,強筋強力。安五臟補中氣,除百病養精神。多服補血去風,久服健身不老。 《本草乘雅》:女貞實不曰士貞,而曰女貞,謂主居中之藏陰故也。則凡藏室蔞頓,以及精神魂魄意志,離敗而為百病者,靡不相宜。故久服則散精于肝,而淫氣于百骸,肥健輕身不老,其外徵也。 《藥性解》:女貞子,味甘苦,性平,無毒,入心、脾二經。主安五臟,養精神,補陰分,益中氣,黑須發,強筋力,去風濕,除百病。 按:女貞子苦走心,甘走脾,性用平和,經冬不凋,誠補陰之上劑也,今罕有能用之者,亦未既其功耳。 《景岳全書》:味苦,性涼,陰也,降也。能養陰氣,平陰火,解煩熱骨蒸,止虛汗消渴,及淋濁崩漏,便血尿血,陰瘡痔漏疼痛。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淚。 《本草備要》:平,補肝腎。 甘苦而平,少陰之精,隆冬不凋。益肝腎,安五藏,強腰膝,明耳目,烏髭發,補風虛,除百病。女貞酒蒸,曬干二十兩,桑椹干十兩,旱蓮草十兩,蜜丸,治虛損百病。 《本經逢原》:女貞少陰之精,但性稟純陰,味偏寒滑,脾胃虛人服之,往往減食作瀉。《本經》以枸骨主治,誤列此味之下,后世謬認女貞有補中,安五臟之功,多致誤用,滋患特甚,因表而出之。 《本草崇原》:三陽為男,三陰為女,女貞稟三陰之氣,歲寒燥守,因以為名。味苦性寒,得少陰腎水之氣也。凌冬不凋,得少陰君火之氣也。作蠟堅白,得太陰肺金之氣也。結實而園,和太陰脾土之氣也。四季常青,得厥陰肝木之氣也。女貞屬三陰而稟五臟五行之氣,故主補中,安五臟也。水之精為精,火之精為神,稟陰水火之氣,故養精神。人身百病,不外五行,女貞備五臟五行之氣,故除百病。 《得配本草》:甘、苦、涼。入足少陰經。養陰氣,平陰火。一切煩熱骨蒸,虛汗便血,目淚虛風,因火而致者,得此治之,自無不效。其能黑須發,善行水,乃補腎補脾之力也。 配補脾暖胃藥,不致腹痛作瀉。 脾胃虛寒,腎陰不足,精液不足,內無虛熱,四者禁用。 《本草經解》:女貞氣平,秉天秋收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苦無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陰心經。氣味俱降,陰也。 中者陰之守也,五臟者藏陰者也,女貞氣平益肺,肺為津液之化源,所以補中而臟安也。心者神之居,肺者水之母,入心肺而益陰,陰足氣充,氣足神旺精生,所以主養精神也。氣失其平則為病,女貞氣平益肺,肺主氣,氣得其平,則百病皆除矣。 人身有形之皮肉筋骨,皆屬陰者也,女貞苦平益陰,則肌肉自豐,筋骨自強也。 《本經疏證》:本經于女貞實既謂中虛可補,五藏可安,精神可養矣,更謂百疾可除,似近夸誕。試于凡中之虛,五藏之不安,精神之失養,百疾之不可名狀者,咸不究而投之,鮮不敗事,又何能冀其有功!予則謂不揣本而齊末,即目之為夸誕也,亦何不可。夫女貞之放蠟蟲也,惟恐蟲不在樹,甚且樹下不得有寸草,有則蟲居草間,不肯復上,須棲止葉底,偏樹周行而嚙其皮,咂其脂液,乃得生花剔蠟以為用。設使他樹遭此蠹蝕,不及一載,定致枯槁,惟女貞則能經三年,只須停放三年,又復如故,且其所成之蠟,遇火遂熱,蓋燭不淋,而其光之清,迥非他膏他脂能及,則所用之實,全具此理,不即可壽思其功用乎!自春夏秋當生長之會,乃常蝕肌吮血,身無完膚,仍不廢開花結實。至嚴寒飚烈,他草木剝落無馀,猶獨逞翠揚華,挺然繁秀,是所補之中,必被火氣剝蝕之中,所安之五藏,必被熱氣騷擾之五藏,所養之精神,必氣被火耗不能化育之精神,而所除之百疾,必火熱游行無定,或內或外,或上或下,變幻無方之百疾。夫相火之下,陰精承之,故凡火之病人,賴有陰精相應,以為康復之階,茍所病不止一處,則陰精雖欲應而不能偏及,于是得之東又失之西,向乎南又遺夫北。蘇長公云,使人左手連斤,右手報削,目數飛鴻,耳節鳴鼓,首肯旁人,足識梯級,雖大智有所不暇,及夫燕坐心念凝默,湛然朗照,縱物無不接,接則有道以御之,而女者如也。(大戴記本命)貞者定也,精定不動惑也,定于中而不動惑于外,猶之湛然朗照之中,自有道以御夫物,任物之奔弛變幻而無容心焉。則所耗遂不能敵其所生,病雖百變,不能為人大害,是之謂補中安五藏養精神,何夸誕之有哉!自于精而言,則當日之剝削,不能礙今日之充盈,自于火而言,則今日之充盈,正以供他時之朗照,女貞實全體大綱具于是矣。 (責任編輯:Doctor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