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對心血管的作用:對蟾蜍離體心臟與兔在位心臟,小劑量煎劑可增強心縮力,大劑量有抑制作用。水提取液和紅花注射液能使在位犬心冠脈流量增加,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增加小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水提取液能明顯降低麻醉貓、犬的血壓。 3.對血液的影響:紅花注射液、水煎劑、紅花甙、紅花醌甙對大鼠體外血栓形成有明顯抑制效果;水煎劑大鼠試驗尚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及抗內、外凝血的功能。 4.免疫作用:紅花多糖以小鼠進行試驗,能促進淋巴細胞轉化,增加脾細胞對羊紅細胞空斑形成細胞數,對抗強的松龍的免疫抑制作用。 【采收加工】 6~7月花盛開時,宜于晴天早晨露水未干前采收(止時花序及葉上的刺較軟,不太刺手),曬干或晾干。 【炮制】 將原藥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性狀】 本品為不帶子房的管狀花,黃紅色或紅色;ü谕布氶L,先端5裂,裂片狹線形;雄蕊5枚,花藥聚合成筒狀,黃白色;柱頭長圓柱形,露出于花藥筒外,頂端微分叉。質輕,柔軟。氣微香,味微苦。 【食療】 1.紅花益母草糖水 2.紅花山楂酒 3.紅花香附陳皮湯 4.紅花枸杞芪歸湯 5.紅花桑葉菊花湯 6.紅花葛金桃仁湯 7.紅花燉牛肉 【附方】 1.治痛經 紅花6g,雞血藤24g。水煎調黃酒適量服。(《福建藥物志》) 2.治女子經脈不通,如血隔者 (《朱氏集驗方》紅花散) 3.治逆經咳嗽氣急 (《竹林女科》紅花湯) 4.治墮胎惡血下泄,內逆奔心,悶絕不省人事 (《醫級》紅藍散) 5.治產后血暈心煩悶 (《普濟方》紅藍花湯) 6.治吐血 (《圣惠方》紅花散) 7.治婦人血積癥瘕,經絡澀滯 (《濟陰綱目》大紅花丸) 8.治關節炎腫痛 紅花炒后研末適量,加入等量的地瓜粉,鹽水或燒酒調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9.治跌打及墻壁壓傷 川麻一分,木香二分,紅花三分,甘草四分。均生用,研末,黃酒送下。(《急救便方》) 10.治噎膈 紅花(端午采頭次者,無灰酒拌,濕瓦上焙干)、血竭(瓜子樣者為佳)各等分。上為細末,用無灰酒一小盅入藥在內,調勻,湯燉熱徐徐咽下。初服二分,次日服三分或四分,三日服五分。(《簡便單方》) 11.治子宮頸癌 紅花、白礬各6g,瓦松30g。水煎,先熏后洗外陰部,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鐘,下次加熱后再用,每劑藥可反復應用3~4日。(《上海中醫藥雜志》1984,(9):9) 12.治腫毒初起,腫痛不可忍者 用紅花、川山甲 (炒)各五錢,歸尾三錢,黃酒二盅,煎一盅。調阿魏五分,麝香五厘服。(《外科大成》) 13.治赤游腫半身紅,漸漸展引不止 以紅藍花末,醋調敷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14.治聤耳,累年膿水不絕,臭穢 紅花一分,白礬一兩(燒灰)。上件藥,細研為末,每用少許,納耳中。 15.治咽喉閉塞不通,須臾欲死 取紅藍花,搗絞取汁一升,漸漸服,以瘥為度。如冬月無濕花,可浸干者,濃絞取汁,如前服之。(14~15方出自《圣惠方》) 【成藥】 1.紅花注射液 2.當歸跌打丸 3.跌打活血散 【臨床研究】 1.治療冠心病 以50%紅花注射液治療為主,輔以維生素類。紅花液用法有3種:①2.5~5.0ml肌注,每日1~2次。②2.5~5.0ml加于10%~50%葡萄糖40ml中靜注,每日1~2次。③5.0~20ml加于5%~10%葡萄糖液250~5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一般以應用①或③ 兩種方法為多。10~14日為1療程,如進行第2、3療程需間隔數日,或連續應用,一般均在1個月左右,少數長達3個月左右。如有嚴重合 并癥給予對癥治療。治療100例,癥狀改善總有效率84.72%;心絞痛改善有效率80.7%;心電圖改善有效率66%;對ST段下移的復位 及T波的改善比較明顯。合并高血壓者應用后,不需服降壓藥,血壓能維持在正常水平。治療中,有7例出現副作用,其中4例全身皮膚發 紅,胸、背部皮膚出現紅色皮疹;2例在用藥后感到頭暈;1例有短暫黃視。上述副作用在停藥幾日后隨之消失,繼續應用未再出現[1)。 2.治療腦血栓 用50%紅花注射液15ml(含生藥 75g)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5次為1療程。對照組以4%碳酸氫鈉100ml加入 10%葡萄糖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5次為1療程。兩組病人同時口服煙酸,劑量相同,其間均不用其他治療。以各自1個 療程前、后癥狀比較判斷療效結果。結果,用紅花液治療的137例,總有效率 94.2%,碳酸氫鈉治療的50例總有效率72%。兩組比較, 有非常顯著差異(P<0.01)。紅花液對輕、中癥患者治愈率比碳酸氫鈉優越,兩組比較有非常顯著差異(P<0.01);對重癥患者,兩組療 效均不明顯。紅花的副作用可引起過敏性皮疹、月經過多和全身無力等[2)。 3.治療腦動脈硬化癥 取10%紅花液2ml加 10%葡萄糖2ml混合注射于風府、啞門、風池3穴,每穴各注射lml,3日注射1次,10次為1療程,間隔10日后如病情需要可進行第2、第3療程,為鞏固療效或預防性治療可7~10日注射1次。合并有冠心病者,結合用丹參、黃芪注 射液穴注肺俞、心俞、膈俞,維生素 Bl加普魯卡因穴注內關、阿是3;合并下肢動脈硬化者,結合用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加10%葡萄糖 穴注陽陵泉、足三里、承山等穴。共治療腦動脈硬化癥110例,其中隨訪的60例中顯效(大部分癥狀消失)28例,占46.6%,好轉(癥狀和 體征有改善)30例,占50%;不明顯者(治療后短時間內,部分癥狀有改善,但1~2日后恢復原樣)2例[3)。 4.用于高血壓腦溢血后遺之偏癱 用自制50%紅花提取液15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4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7~10日。共治療25例,其中重度偏癱14例,中度6例,輕度5例,結果顯效(肌力提高3~4級以上)6例,占24.0%;進步(肌力提高1~2級) 17例,占68%;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2例,占8.0%。另設對照組25例(其中重度癱瘓5例,中度13例,輕度1例),口服維生素及用針灸、 體育療法等,結果顯效1例,占5.3%;進步5例,占26.3%;無效18例,占68.4%。兩組比較,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表 明,使用紅花對輕型腦溢血發病半月后為宜,重型則1月為宜,對血壓過高者則不宜使用紅花[4)。 (責任編輯:Doctor001) |




